2025年国内期货市场十大猜想永利皇宫- 永利皇宫官网- 娱乐场APP下载
2025-11-01永利皇宫,永利皇宫官网,永利皇宫娱乐场,永利皇宫APP下载
2024年,全球政治经济局势复杂多变,地区分化加剧。2025年,我国经济发展将在“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上,更加突出政策创新性与协调性,形成有力政策“组合拳”。展望2025年,期货行业“扶优限劣”的监管是大势所趋,马太效应将更加明显;交易所紧扣国家战略需求与产业需求,开发绿色产品,助推低碳发展,品种体系将进一步丰富;期货公司传统经纪业务承压,助推期货业务加速转型,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成为必然趋势;政策明确期货市场改革方向和发展路径,国际化程度不断加深,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将稳步推进;特朗普重返白宫,中美贸易摩擦进入2.0阶段,出口压力增大。
具体来看,有色金属与贵金属价格上行趋势延续。在新能源产业迅猛发展和全球经济调整的推动下,铜、锂、钴等需求增加,价格将持续攀升,黄金则在全球经济不确定的背景下,避险属性凸显,价格稳步上扬。相较之下,黑色金属面临更大压力。受房地产市场的拖累,钢材和铁矿石需求下滑,而原料端供应充足,阶段性供大于求格局难以打破。原油受地缘政治、经济增长和能源政策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价格波动加剧。同时,化工行业持续释放产能,市场竞争激烈,但部分高端化工产品因技术门槛较高,仍具备一定的需求与利润空间。
新“国九条”的颁布实施奠定了期货市场稳慎有序发展的主基调,其提出探索适应中国发展阶段的期货监管制度和业务模式,明确加大对证券期货违法犯罪的联合打击力度,完善对衍生品、融资融券等重点业务的监管制度。为了贯彻落实2024年4月颁布的新“国九条”,对期货市场进行战略部署,2024年9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证监会、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门《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促进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下称《意见》)。《意见》形成了以行为监管和机构监管为主要抓手,以穿透式监管、全过程监管和协作监管为主要方式,全方位、立体化的期货市场监管布局,并提出“三步走”的发展蓝图。两大重磅文件的发布,说明涉及期货市场的中央政府部门对促进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形成了高度共识。
展望2025年,监管形势趋严,“扶优限劣”的监管是大势所趋,行业马太效应将更加明显。在监管趋严的背景下,期货公司面临新一轮洗牌,未来更需要拼硬实力。面对愈加激烈的竞争环境,期货公司应该找准市场定位、顺应时代变革、发展特色业务模式,以增强竞争力。此外,2024年监管措施和纪律惩戒数量大幅增加,进一步体现出“强本强基”“严监严管”的监管态势。因此,期货公司应该做好员工道德风险管理、强化高管人员管理职责。
得益于期货和衍生品法的颁布实施,期货市场品种快速扩容。2024年全年,新上市品种15个,包括3个期货品种和12个期权品种。其中,郑商所先后推出红枣和玻璃期权、瓶片期货和期权;上期所推出铅、镍、锡和氧化铝期权;大商所推出玉米淀粉、鸡蛋、生猪期权,原木期货和期权;广期所推出多晶硅期货和期权。期货和期权品种体系进一步丰富,风险管理工具更加精细、灵活。截至2024年年底,我国上市期货期权品种达到 146个。
展望2025年,期货交易所将主动作为,紧扣国家战略与产业需求,继续推出各类期货和期权产品。郑商所积极筹备丙烯期货和期权上市事宜,推动葵花籽油期货上市,稳步推进鸡肉、大蒜、马铃薯等农产品期货研发,加大新型衍生品研发力度并拓展服务领域,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广期所致力于做精做细绿色发展品种板块,推进铂、钯、氢氧化锂等品种的研发工作,并且持续探索更多品种,以满足市场对绿色低碳金融产品的需求。此外,广期所将稳步推进碳排放权、电力等战略品种研究,持续推进能化指数、中证商品指数等创新型指数品种研发。大商所将结合品种特色优势,推动农业、工业等领域相关期货品种上市。上期所将加快推进铸造铝合金、液化天然气、胶版印刷纸、瓦楞原纸等品种研发。各大期货交易所紧紧围绕“三步走”战略,构建更为齐全的产品矩阵,更好地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局,并向世界一流交易所迈进。
此外,“保险+期货”模式经过多年发展,已然崛起为服务“三农”的核心金融创新力量。截至目前,“+期货”落地31个省市自治区,覆盖21个涉农品种,保障价值2000多亿元,惠及农户超740万户次。然而,快速发展的背后,短板也逐渐显现,如业务粗放、服务质量和效率参差不齐、可持续性差等问题,还受到资金、技术、市场等多方面制约。2024年12月,中期协发布实施《期货公司“+期货”业务规则(试行)》,紧扣强化监管、防控风险、推动高质量发展主线,严禁保底赔付、虚假承揽、资金空转与利益输送,明确期货公司主体责任,设立自律检查机制,助力科学判定复杂期权交易,同时强调发挥期货和衍生品服务“三农”功能,倡导共同可持续理念以提升服务质量。未来,“保险+期货”将进一步优化业务模式,深入田间地头,为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促进高质量发展再添助力。
2024年,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中央层面首次对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进行系统部署,为绿色低碳转型再添助力。期货市场通过优化现有工具和机制,完善绿色金融激励约束机制,推动绿色生产力提升,助力“双碳”战略实现。这一年,期货市场深入挖掘实体经济风险管理需求,尤其是在保障重要产业链和供应链安全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此外,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和风险管理功能,有助于形成合理的绿色项目定价机制,从而吸引更多投资者进入绿色金融领域。
2024年,我国期货市场开放取得显著进展。截至目前,大商所11个期货和期权品种引入境外交易者;上期所6个品种直接对境外交易者开放,16个品种引入合格境外投资者,参与者遍布30多个国家和地区,境外客户、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数量双增;中金所对标学习,推进股指、国债期货开放研究,服务外资并探索所际合作。南华期货、广发期货等公司积极拓展境外业务,也成为期货行业的一大亮点。《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促进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到,稳步推进期货市场对外开放。持续扩大高水平制度型开放,要求有序推动符合条件的商品期货期权品种纳入对外开放品种范围,允许合格境外投资者参与更多商品期货期权品种交易;研究股指期货、国债期货纳入特定品种对外开放;支持境内外期货交易所深化产品和业务合作,允许境外期货交易所推出更多挂钩境内期货价格的金融产品;加大国际市场开发培育力度,吸引更多境外产业企业参与境内期货交易。强化开放环境下监管能力建设,包括进一步发挥中国期货市场监控中心功能,夯实基础,增强数据挖掘和分析能力,向数字化、智能化、实时响应转型,大力提升开放环境下期货市场运行监测水平。
展望2025年,期货市场对外开放将大步迈进,期货公司国际化服务升级。证监会将以高水平的制度型开放为导向,多维度推进开放:畅通境外融资,拓宽境外企业境内融资渠道,降低成本,推动资本双向流动;优化沪深港通等机制,便利境内外投资者互市,提升国际化程度与资源配置效率;深化债券期货市场开放,引入境外投资者,提升我国相关市场定价权与影响力;强化跨境监管合作,携手境外监管机构应对跨境金融风险,维护全球市场稳定;借助惠港措施,深化内地与香港金融合作,发挥香港优势,促进两地协同,提升香港金融地位,推动中国资本市场深度融入全球。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以高水平开放推进国内改革。
期货和衍生品法已于2022年颁布实施,展望2025年,与期货和衍生品法配套的管理办法有望全面出台,各业务条线也会出台专项业务政策,整体的业务边界会越来越清晰。随着各项政策的出台,业务操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得到强化,有助于提升市场的透明度和公信力,为市场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此外,经济温和修复,国家愈加重视期货市场。基差贸易、期现结合等业务直击企业精细化、个性化风控痛点,市场呼声极高,对专业服务的要求也水涨船高。此外,期货行业生态将进一步优化,各市场主体之间的协同合作将更加紧密。期货公司、交易所等将形成更加完善的服务链条,共同为实体经济服务。(作者:北京工商大学期货研究所胡俞越张忠鹏李维)


